相逢相处 心路护航——学院举办新生心理团体辅导系列活动
适应性教育是大学新生教育的主题,和谐的人际关系是大学生健康学习生活的基本保障。为帮助新生更好的融入集体融入新环境,304永利集团官网入口近日面向本科和研究生新生开展了以“相逢是首歌”为主题的团体心理辅导活动,立足团体、关注需求、瞄准融入,引导新生掌握人际相处的方法技巧,为学生更好的适应大学生活保驾护航。
打开心扉,开启人际相处新篇章。新生在新环境中会因陌生感而产生人际相处的自我封闭效应,帮助学生突破人际交往的自我障碍,敞开心扉是学院团体心理辅导的第一个目标。团辅老师通过“大风吹”、“相识接龙”等集体活动,设置带有竞争机制的小游戏,调动学生的正向和逆向思维能力,激发学生融入集体的积极性;通过适当的身体接触减少团队成员间的陌生感,开启学生人际相处的第一步。“小游戏蕴含大道理,老师的指导语让我了解到要想有良好的人际关系必须主动出击,不能被动等待”,生物类1701班朱晓旭新生在活动中分享体会,表示在课程设置成为了主动融入集体的有力推动。
张开双臂,拥抱大学阶段新生活。大学阶段的学习生活是学生向社会人转变的重要过渡期,能否适应新阶段的生活、学习方式是事关学生健康生活和成长成才的重要课题。“我想有个家”、“滚雪球”、“主题图画”等环节的设置结合大学生活开放性、自主性、集体性等特点,通过分组活动的方式,有效促进学生认识集体归属的重要性,引导学生学会有效交流和团体协作。生物类1702班新生曹琛钰激动的说,“在主题画图环节,我们小组分工合作、人人参与,绘制了凝聚我们集体智慧的图画,体会到了身为集体一分子的快乐!”
迈出脚步,践行学习生涯新规划。针对很多新生不能很好适应新阶段的学习方式和生活节奏、时间管理和生涯规划能力较差的特点,学院依托心理团体辅导课,从情绪体验、情感认知和行为养成的角度帮助学生更好的规划大学生活。“研究生阶段与本科生阶段的学习重点和学习方式有较大变化,对自主性的要求更高,的确感到有点方向迷茫,老师传递的方法很科学,很有用,相信一定会改善现在的状态。”2017级生物信息学专业研究生张易在活动后积极尝试了课上传递的“21天行为改善法”、“生涯管理档案设置”等方法和技巧,并积极推荐给更多的同学运用到学习生活中。学院通过小组协作督促完成的任务分配,有效促进学生自我探索、情感宣泄、合理规划、良好适应。
学院通过“相逢是首歌”团体心理辅导课的开展,让新生体会到“和别人一样”的普遍感和“助人为乐”的自我价值感,在集体活动中通过效仿同伴的良好行为达到经验学习的目的。与此同时,学院也在团体辅导活动中发现心理异常学生个体,瞄准重点关注对象,为后续心理健康教育和心理危机干预工作做好准备。
